周末的博物馆里,吕文扬和元诚站在活字印刷体验区前,看着老师傅熟练地排列铅字,油墨在木辊下均匀晕开,一张印着清晰宋体字的红纸缓缓从机器中吐出。元诚凑近闻了闻:"这油墨味真特别,像旧书的味道。"
老师傅递给他们每人一块棠梨木字盘:"先从排一首五言绝句开始吧。"吕文扬接过老师给的《静夜思》铅字,指尖抚过凹凸的刻痕,忽然发现每个字都比想象中要小:"这得排多少个字啊?"元诚已经埋头干起来:"一横一竖都有讲究,你看'月'字的钩要朝右..."
两人像两个初学识字的孩子,认真地排列着铅字。吕文扬发现,排版要从右往左、从上往下,和现代的阅读习惯完全相反。更麻烦的是,稍有不慎就会排错顺序。"我的'举'字怎么不见了?"他急得满头大汗,元诚帮他一起找,最后在字盘的角落里发现了这个调皮的小铅块。
上墨是最考验耐心的环节。老师傅示范用棕刷蘸墨,以画圈的方式均匀涂抹在铅字上。"不能太厚,不然会糊;也不能太薄,不然字迹不清。"元诚刷得认真,却还是把"床"字的一横抹出了毛边。吕文扬笑他:"你这哪是印刷,是给字化妆呢!"
展开剩余45%当第一张成品从木辊下缓缓吐出时,两人都屏住了呼吸。纸张上,宋体字的墨迹清晰可见,虽然"疑是地上霜"的"霜"字稍微有点模糊,但整体效果已经让他们惊喜不已。"我们成功了!"元诚小心地捧起那张纸,油墨的清香混合着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老师傅看着他们的作品,笑着点评:"印刷术最神奇的就是,每个字都要精准到位,但组合在一起时,又能产生全新的生命力。"吕文扬望着自己沾满油墨的手指,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:就像学习一样,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铅字,只有用心排列组合,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离开博物馆时,夕阳给两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。元诚小心地把那张印刷品夹在笔记本里:"这是我们第一次'出版'的作品。"吕文扬点点头,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个特别的下午——在这里,他们不仅触摸到了古老的印刷技艺,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温度。
发布于:湖南省我要配资-配资炒股开户-配资平台查询网-杠杆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